一、案例概述
大二男生张某,平时一贯沉默寡言,性格较为内向。近期张某与同班女同学汤某关系较为紧张,他表示自己以前常能听见以汤某为首的几个女生在教室遮遮掩掩地讲自己的坏话。有一次课间休息时,张某认为几个女生因自己起身时桌椅声响太大而大声哄笑,这让他感到非常难受和愤怒,恼羞成怒的他扬言要报复汤某。辅导员找来汤某等几个女生了解情况。汤某告诉辅导员自己与张某一直没有交集,没必要在背后说他坏话,包括课间休息那次,她们并没有注意到张某,更不存在会嘲笑他,不明白为什么张某会误会自己,汤某对此也感到非常困惑和无奈。
二、案例分析
案例中的张某显然存在人际关系、情绪和性格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大学生群体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但除此之外,张某可能还存在幻听现象,这是一种在学生中较为罕见的精神异常类症状,也可以称之为精神障碍。精神障碍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总称。如果该生的确存在精神障碍,则需要专业医疗机构的介入进行对症治疗。对于这种可能存在的特殊情况,辅导员应该高度警觉,做到早发现、早干预。辅导员在处理过程中一定要严格保护学生的隐私,在遵循保密性原则的基础上了解、掌握学生情况,争取多方力量协同助力学生回归学习、生活的正常轨道。
三、处理方法和过程
1.辅导员首先联系张某家长了解情况。张某父亲反映孩子一直以来精神较为脆弱,高中时期也有同样的情况,总以为同学在背地里说自己坏话,一度无法继续维持学业,高中班主任曾建议张某休学回家休养身心。辅导员经侧面通过班级学生干部了解到,班级多名同学曾私下反映张某思维方式有些异于常人且平时喜欢独来独往。辅导员同张某进行了多次深入交谈,发现张某目前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幻听现象,在交谈过程中发现张某内心深受折磨,情绪十分低落。他偏执地认为那几位同学经常表现出瞧不起自己的言行举止,对此他感到非常绝望无助。
2.及时向分管学生工作的书记或副书记汇报该生情况,听取分管领导建议。在征得张某信任和同意的基础上,帮助张某联系学校心理咨询师老师来进一步了解张某情况,对张某进行相关的心理疏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初步判定张某存在精神障碍问题,建议转介精神医疗机构进行对症治疗。
3.辅导员与张某、张某家长进行沟通,通过深入的谈心帮助张某和家人了解相关医学常识,消除病耻感,使张某能够正视自己的精神障碍问题,建议张某积极寻求专业医生帮助。在多方沟通中,辅导员秉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放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上,在处理过程中注意使用恰当的言辞和表情,进行准确有效且有温度的高质量沟通,在整个处理过程中注意维护张某的自尊、保护张某的隐私,严格遵循保密性原则。张某在听从了辅导员建议后,同家长前往苏州某医院就诊,医生诊断其患有轻度的精神疾病,需要服药改善情况。
4.辅导员所做的工作应当立足于学生个体的成长发展,最大程度促进张某恢复健康。因此,需要注意对张某进行连贯一致的跟踪观察,及时根据张某心理、社会适应能力表现等各方面因素进行健康教育、生活干预、心理干预、社会干预以及用药干预。辅导员联系同为男生且住在张某隔壁宿舍的班长,平时要多关心并留意张某的表现,如再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告知辅导员,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对被误会的以汤某为首的几位同学,辅导员及时安慰她们的情绪,做思想工作使得她们能够产生同理心,主动用友善的行动来化解张某的误会。辅导员对张某进行持续的跟踪观察和关注,通过谈心谈话,一方面了解张某就医后的病情控制情况,一方面帮助张某调整个人的认知方式和情绪状态,了解张某的兴趣特长以及对未来的规划,引导张某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和未来的职业方向,将注意力更多地转向自身的进步和成长。
四、处理效果
经过多方沟通、在多方力量的支持、帮助下,辅导员对张某事件进行了及时妥善的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及时化解了张某与班级几个女生之间紧张的关系,避免了更多、更大矛盾发生的可能性。
2.通过谈心谈话深入了解张某的个人基本情况,及时发现了张某存在的精神障碍问题,引导张某及时寻求专业医疗机构的干预,使得张某的病情及时得到有效控制。
3.辅导员对张某的持续关注和人文关怀,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张某的精神症状,能够帮助张某重新认识自身的处境,将注意力更多地转向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五、经验与启示
(一)时刻关注特殊群体,做好详细台账记录
辅导员要多进教室、寝室,通过各种渠道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身体健康情况、家庭生活情况、学校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对学生个人生活有影响的重大社会事件等,对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学生需要重点关注。特殊学生主要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业困难、人际关系紧张、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以及言行举止、思维方式偏离常规学生。辅导员需要重点研究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管理特点和对策,做到时刻关注、持续跟进、多加关怀、妥善应对,并做好详细的台账记录,做到心中有把握,行事有依据。
(二)搭建人员支持体系,强化多方协同育人
要想妥善处理并解决特殊群体学生问题,仅凭辅导员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辅导员需要在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三个不同的支持系统中充分挖掘学校学工系统、专业人士以及社会力量等多方人员的协助。辅导员可以协同学院领导、学生家长、班级学生干部以及普通学生等多方力量帮助特殊困难群体学生早日走出困境,重新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
(三)建立有效预警机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理论是指引现实的明灯,高校辅导员必须加强心理学、管理学以及教育学等相关专业理论的学习,针对不同类型的特殊学生,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提高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能力。学生工作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具体的人,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因材施教,要针对不同的个体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以及具体的干预措施。辅导员要想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首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生活、思想、情感与心理状态,真诚平等地同学生交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发现问题、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次辅导员要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大学生虽然基本上都已成年,但是在学业、生活中容易陷入困惑、迷茫与无助的境地,特别是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精神障碍的同学往往容易走极端,辅导员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各种动态,并在必要的时候做出适当的引导和干预,及时帮助学生走出成长的迷雾,早日拨得云开见月明。
文学与传媒学院辅导员 江娟娟